学习党史
首页» 学习党史

三湾改编:让党的领导直达最基层

在湘赣边界的永新、茶陵、莲花、宁冈交界处,群山环抱,岔路纵横,中间一块平地是一个小山村,四周绿树葱茏。90年前,这个小山村发生了一件对我军影响深远的大事——三湾改编

图片17.png

1927年9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败。根据敌强我弱形势,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上山”,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开展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

图片18.png

一路上,敌军围追堵截,伤亡惨重,士气低落逃跑成了公开的事9月29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到达永新三湾村时,原有5000多人的秋收起义部队仅余不足千人和48匹战马

图片19.png

“中国革命究竟要向何处去?”失败,重创,转移,这一连串的坎坷导致部队中许多革命意志不坚定者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种种迹象表明,即使没有敌人来袭,这支队伍也随时会一哄而散,绝无担起中国工农革命重任的任何可能。

图片20.png

“如果再无力挽狂澜之举,便有万劫不复之灾。”毛泽东忧心如焚,为了改变这一情形,他一路上多次深入部队开展调研。

他发现善做思想工作的第一团党代表何挺颖所带连队竟无一人逃跑。短短两天中,毛泽东三次找何挺颖谈话,听取他对如何带军的看法。何挺颖认为:“部队接连打了一些败仗,军力锐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支队伍失去党的领导,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对队伍的领导权问题。”

图片23.png

这犹如一个思维引信,燃爆了毛泽东为人民军队植入魂魄的探索灵感。1927年9月29日晚上,在三湾村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

会上,通过对革命失败的深入分析,毛泽东指出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此作出了“三湾改编”的重大决定:第一,部队缩编,把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一个团。去留问题上,尊重士兵们的选择,愿意留下干革命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留下来的发给路费回家。

图片27.png

第二,将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第三,设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

图片30.png

当时,担任师长的余洒度对“把支部建在连上”提出质疑,一些军官也不能理解,毛泽东耐心地一一解答,并以叶挺独立团把支部建在团上的成功经验为例,说明发挥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军队在艰苦条件下就拖不垮、打不烂,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就这样,在一盏微弱的油灯下,一直讨论到天亮,大家尽数释疑,“党指挥枪”的理念开始站稳脚跟。

图片31.png

三湾改编后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虽然只剩700余人,但兵精将锐,面貌一新,作风严谨,战斗力强,部队经过短短休整后,于10月3日开始奔赴井冈山,陷入绝境的中国革命从此柳暗花明,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三湾改编塑造了一支我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它第一次把“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代表制度,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塑造了我军的军魂,把“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的设想成功地付诸实践;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制度,形成了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因此,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它标志着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已初步形成,是我党政治建军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图片34.png